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

投资动态

本文来源:   综合部     发布时间:  2018-07-26 13:58:55

七年前,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河南水投)扬帆起航。


七年后,它书写了一段跨越式发展的辉煌,也为水利投融资改革探索镌刻下深深的河南印记。


从46.78亿元注册资本起家,到如今总资产达354亿元;从初期位列全国第四方阵,到如今冲击第一方阵。


七年时光,河南水投熔铸出卓越的品牌形象,这段成功的探索历程值得细细回味。


打造水利金融支点


兴水利、除水害,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。河南水资源严重短缺,旱涝灾害频发,水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,补齐水利短板任务艰巨。但长期以来,水利工程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,资金因素羁绊着建设步伐。


为破解这一难题,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,2009年9月河南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挂牌,后更名为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,定位为省级水利投融资平台。


七年来,公司全力以赴创新融资模式、拓宽融资渠道,让水利这一传统行业与现代金融市场成功接轨,多次开创河南水利融资先河,引来资金活水。


以“水利项目预期收费权质押”方式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等项目取得银行授信89.69亿元,实现提款33.14亿元;


以水利供排水资产为抵押,取得银行授信10亿元,实现了水库灌区资产作为融资抵押物的重大突破;


成功发行中票20亿元,顺利注册30亿元私募债,开创了河南水利直接融资模式的先河;


设立全省首支水利产业投资基金——浦银水利股权投资基金,规模达100亿元……


七年来,河南水投累计获得授信额度710亿元,实现融资额203亿元,为中原水利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。



打造水利建设先锋


七年来,河南水投坚持大局意识、根植中原,助力各地夯实水利基础。


河南水投采取直接投资、联合投资、兼并重组等不同形式,投资项目遍布许昌、洛阳、濮阳等36个市县,初步形成了基础水利、城镇水务、水资源综合开发三大业务集群。


河南水投参与的许昌水生态建设,在全国40多个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中进展最快,被业内誉为“许昌速度”,破解了当地多年的缺水之痛。


去年7月,河南水投参与的周口市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成功签约,这是全省首单落地的水利PPP项目。


河南水投积极拓展水务市场,组建的专业水务运营平台——中州水务控股有限公司于去年成立,力争5年内上市。


河南水投还与华大集团合作长垣县集装箱养殖项目,探索“资产收益扶贫、特色产业扶贫”的扶贫新模式。


顺应供给侧改革大潮,河南水投积极作为。董事长王森提出:“十三五”期间将致力水利与科技的结合,为客户提供中高端水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及服务,逐步从水利项目投资商向水资源综合开发服务商转变。9月20日,著名水资源专家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已受聘河南水投。


河南水投还承担了省水权交易所的建设任务,目前正全力推进,探索利用市场机制优化水资源配置。


打造水利优秀企业


水投集团确立了清晰的企业定位,以“兴水为民,利泽中州”为企业使命,将“以水为源、兴在创新,以诚为本、赢在执行”作为核心价值观,确立“思利及人”的企业文化精神,以“至诚至拙开拓创新”为企业文化理念,引领企业稳健前行。


七年来,河南水投一步一个脚印,公司章程要求设立的决策、经营、监督、党群等机构基本就绪,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健全完善,为公司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政治保障。


干好事业,人才是保障。河南水投采取“走出去请进来”的方法,持续加大员工培训力度,年均培训近万学时,员工综合素质不断提高。


七年来,水投集团不断加强廉政建设,打造具有水投特色的“廉政文化”,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,确保在大投资大建设的同时资金安全、干部安全、工程安全。今年,集团党委把“两学一做”作为首要政治任务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。在省水利厅召开的“两学一做”交流座谈会上,公司作为唯一一家企业代表作典型发言。


七年回眸,成就卓著,但王森更关注公司的短板和不足,“纵向看公司发展很快,但与第一方阵企业相比,企业规模、盈利能力、品牌影响还有一定差距。”


按照规划,“十三五”是河南水投提质增效的关键期,到“十三五”末资产规模要达到500亿元,收入规模50亿元。


行百里者半九十,刚刚七岁的河南水投满怀豪情,正向着水利投融资一流企业全力迈进。(记者张海涛 通讯员贺继伟杨其格)